(2024.07.22 新增55L烤箱溫度時間)
繼超滑嫩烤布蕾蛋塔後
最常做的就是迷你菠蘿泡芙了
周圍家人朋友沒有不喜歡的
帶到各式聚會派對都受到秒殺歡迎
我自己也很喜歡菠蘿泡芙
除了本身好吃加上兒子每次都很捧場以外
還有幾個原因
1.菠蘿泡芙可以預先做好一大批冷凍保存
需要用時只要回烤一下
等放涼、填內餡
就可以帶出場、端上桌
非常方便
2.菠蘿皮讓泡芙口感酥脆升級
泡芙本身只有在剛烤好是最酥脆的
之後只會越來越軟
但加了一層菠蘿皮的泡芙
可以保持更長時間的酥脆口感
3.內餡口味變化多樣
不用擔心每次都是同樣甜點太無趣
目前試過香緹鮮奶油、抹茶、香草卡士達、雙層芒果、黑糖芝麻、檸檬優格
心得作法記錄如下:)
緣起:被激勵出來的菠蘿泡芙
附近開了一家新的台式麵包店
招牌是菠蘿泡芙
買了兩個回家試試
兩歲半的兒子非常喜歡
吃到一半轉過來看著我說
“這個 你會做嗎?”
語氣非常之平淡
但在我聽來卻感到十足的挑釁XD
(還有這小子到底是從哪學到這句的?)
Challenge accepted!
還好現在只要有網路什麼都能學
實際走過一次覺得好像沒有想像中困難耶(撥頭髮)
原來只要有奶油和糖用手捏一捏揉一揉就能做出菠蘿皮
由於現在都不用精製白糖了
試了黑糖還有椰子糖
椰子糖(coconut sugar)是近來在歐美非常風行的健康糖
因為升糖指數比其他糖類低很多
(一般砂糖升糖指數是110 ; 椰子糖是35)
這樣就可以安心的吃很多也不怕了~(誤)
在沒有填餡的狀態下
兒子就一口氣吃了五個
前三個還有分我吃一些
第四個和第五個完全不肯分我
本來剝了一小塊要給我
在我準備接手過來的時候
他又快速放到自己嘴巴
然後說
“___________(<--他的中文名字)想要先吃...” XDD
各式組合一覽
菠蘿泡芙=黑糖菠蘿皮+泡芙麵糊
原味=菠蘿泡芙+香緹鮮奶油
抹茶=菠蘿泡芙+抹茶鮮奶油/抹茶卡士達
香草=菠蘿泡芙+香草卡士達
雙層芒果=菠蘿泡芙+芒果鮮奶油&芒果醬
黑糖芝麻=菠蘿泡芙+黑糖芝麻餡
檸檬優格=菠蘿泡芙+檸檬優格餡
一、黑糖菠蘿皮
材料
黑糖(brown sugar) 70g
中筋麵粉(all purpose flour) 60g
杏仁粉(almond flour) 15g
無鹽奶油(unsalted butter) 45g
作法
奶油放室溫切小塊+黑糖+過篩(中粉+杏仁粉)混合均勻,用手揉或自動攪拌機拌勻皆可
裝兩斤袋或雙面鋪保鮮膜,用桿麵棍壓平放冷凍備用
***份量:可壓直徑3.5cm圓形約50個
二、泡芙麵糊
份量:約35-40個
材料
A.
無鹽奶油(unsalted butter) 100g
椰糖(coconut sugar) 25g
鹽(salt) 2g
水(water) 200g
B.
高筋麵粉(bread flour) 150g
C.
全蛋(egg) 200g(約4pc)
***使用高筋麵粉口感較硬脆,亦可用中筋麵粉代替
***椰糖(coconut sugar)可用一般糖代替
***椰糖是近來歐美風行的健康糖,因其升糖指數比其他糖類低很多
***一般砂糖升糖指數是110 ; 椰糖是35
作法
所有材料A一起煮至奶油融化,微滾
關火,加入麵粉,用木匙/耐熱刮刀拌勻
開中火,拌炒至鍋底出現薄膜,關火,將麵糊移至另一綱盆
用手持自動攪拌器/打蛋器稍微打散麵糊,約3-5秒,幫助散熱降溫
分3-4次加入全蛋液,用手持自動攪拌器/打蛋器拌勻,每次都要確定有糊化均勻再加下一次,拌至麵糊刮起時呈現倒三角狀,並且會自然垂落完成
***蛋液不一定會全部用完,若麵糊水份過多,流性太高,後續可能無法成型
***何時該收手的判斷依據:麵糊刮起時呈現倒三角狀,並會自然垂落
三、菠蘿泡芙
材料
黑糖菠蘿皮
泡芙麵糊
作法
前置作業:烤盤鋪烘焙紙;泡芙麵糊裝入擠花袋,使用圓形擠花嘴(直徑約1cm);冷凍庫取出菠蘿皮;烤箱預熱攝氏200度(華氏392度)
擠便便造型XD (直徑約3-4公分),盡量大小一致,記得麵糊間需留空隙(烤好會膨脹)
拿圓形模在菠蘿皮上壓出適當大小,鋪在擠好的泡芙麵糊上面
美式大烤箱:烤箱降溫至攝氏180度(華氏356度),烤20-25分鐘,調頭,降溫至攝氏170度(華氏375度),再烤20分鐘
55L烤箱:烤箱降溫至攝氏180度,中層烤15分鐘,調頭並移至最底層,降溫至攝氏170度再烤10-15分鐘
待泡芙冷卻可直接使用或放冷凍庫備用
***小提醒***
作法2中可以用手沾水把尖頭壓下去,但因為之後會放菠蘿皮上去,所以不做任何動作也無所謂
冷凍菠蘿皮若太硬,壓下去會碎掉,可用桿麵棍或手按壓給予壓力加速解凍時間,或是在室溫靜置更久一點
作法3中的菠蘿皮可大可小,端看個人喜好。在下使用擠花嘴後面的圓框來壓圓形,直徑約3.5cm (型號:Ateco 867)
調頭=取出烤盤轉180度再放進去烤
調頭目的:讓烤箱溫度平均分配,因為烤箱內部溫度在不同位置也會有落差
各家烤箱烤溫不同,可視需求增減烤溫及時間
完成的冷凍菠蘿泡芙可直接進烤箱回烤,攝氏170度(華氏338度),10分鐘,放涼後使用
補充:偷吃步做出大小一致泡芙
若手邊有半圓烤模可以試試,沒有也沒關係,個人覺得擠花多練習幾次就好
會多一些步驟,不過烤出來效果不錯
也在此紀錄心得作法
泡芙麵糊擠入半圓模
冷凍至完全結凍(約3小時),取出冷凍半圓麵糊放鋪烘焙紙烤盤上
烤箱預熱攝氏160度(華氏320度),回烤5分鐘,取出
接下來參考上述菠蘿泡芙作法3-5
四、泡芙內餡
(1) 香緹鮮奶油
材料
動物性鮮奶油(heavy whipping cream) 300g
糖(organic cane sugar) 21g
作法
所有材料打發完成(使用手持自動攪拌器)
(2) 抹茶鮮奶油
材料
動物性鮮奶油(heavy whipping cream) 300g
糖(organic cane sugar) 21g
抹茶粉(Matcha powder) 1大匙
***抹茶粉份量視個人喜好調整
作法
所有材料打發完成
(3) 輕盈版香草卡士達醬(外交官醬La crème diplomate)
材料
A.
牛奶(whole milk) 250g
香草莢(vanilla bean) 1/2根
B.
糖(cane sugar) 45g
蛋黃(yolk) 3pc
中筋麵粉(all purpose flour) 10g
玉米粉(corn starch) 10g
C.
無鹽奶油(unsalted butter) 12g
D.
打發鮮奶油(whipping cream) 300g
作法
香草莢切開,用刀背刮下香草籽
(牛奶+香草籽+香草豆莢)煮滾,關火
打蛋器混合所有材料B
作法2牛奶鍋倒入作法3蛋黃鍋,混合均勻
作法4倒回作法2的鍋子,中小火,配合不間斷攪拌,拌至濃稠,關火
加入奶油拌勻,挑出香草豆莢;若覺得不夠細緻,可以過篩
放涼後加入打發鮮奶油拌勻,完成
***表面緊貼保鮮膜可冷藏保存3天
***打發鮮奶油份量可隨個人喜好增減,量多口感輕盈,量少口感濃郁
(4) 抹茶卡士達醬(輕盈版)(外交官醬La crème diplomate)
材料
A.
牛奶(whole milk) 250g
香草莢(vanilla bean) 1/2根
B.
糖(cane sugar) 45g
蛋黃(yolk) 3pc
中筋麵粉(all purpose flour) 8g
玉米粉(corn starch) 8g
抹茶粉(matcha powder) 4g
C.
無鹽奶油(unsalted butter) 15g
D.
打發鮮奶油(whipping cream) 300g
作法
同上方輕盈版香草卡士達醬
(5) 雙層芒果(芒果醬+芒果鮮奶油)
A.芒果醬
材料
芒果(mango) 180g
糖粉(powdered sugar) 60g
檸檬汁(lemon juice) 1小匙
作法
芒果切小塊+糖粉+檸檬汁用果汁機打成泥
倒入小鍋內,加熱煮滾至整體變濃稠,放涼後可冷藏備用
B.芒果鮮奶油
材料
動物性鮮奶油(heavy whipping cream) 250g
芒果醬(mango sauce) 100g
作法
打發鮮奶油+放涼芒果醬拌勻
C.組合
將烤好放涼的菠蘿泡芙上面1/3切掉
內餡分別裝入擠花袋
先擠一層芒果鮮奶油在底部,中間擠芒果醬,上方在擠一層芒果鮮奶油
蓋上上蓋,完成
(6) 黑糖芝麻餡
材料
奶油乳酪(cream cheese) 75g
黑糖(brown sugar) 25g
芝麻粉(sesame powder) 2-3大匙
打發鮮奶油(whipping cream) 225g
作法
(奶油乳酪+黑糖+芝麻粉)混合均勻
作法1+打發鮮奶油混合均勻完成
***芝麻粉份量視個人喜好調整;份量越多越濃郁
(7) 檸檬優格餡
材料
動物性鮮奶油(heavy whipping cream) 225g
原味優格(yogurt) 75g
糖粉(powdered sugar) 25g
檸檬汁(lemon juice) 1小匙
檸檬皮屑(lemon zest) 半顆
作法
(鮮奶油+優格+糖粉)打發,加入(檸檬汁+檸檬皮屑)混合均勻
五、組合
將烤好放涼的菠蘿泡芙上面1/3切掉
內餡填入擠花袋,使用星型擠花嘴(型號Ateco 864)
將內餡擠入底部泡芙內,蓋上上蓋,完成
六、使用器材
電子秤
鋼盆
兩斤袋/保鮮膜
篩網
桿麵棍
單柄鋼鍋
木匙/耐熱刮刀
刮刀
手持電動攪拌器
打蛋器
烘焙紙
擠花袋
圓形擠花嘴(直徑約1cm)
刮板
圓形壓模(壓黑糖菠蘿皮用:使用型號Ateco 867)
星形擠花嘴(擠內餡用:使用型號Ateco 864)
七、延伸閱讀
八、參考資料
---
因海外生活開始料理之路
喜歡用天然素材製作華麗甜點
FB專頁:
Instagram:
※Bistro Vi 網站內所有圖片及內容受到版權保護,未經同意請勿使用
Comments